• 正序看貼
          • 倒序看貼
          新百勝
          常住人口11521萬的廣東
          有近2000個姓氏
          根據人口數量,可劃分出廣東十大姓氏
          其中有你的姓氏嗎?
          01
          廣東姓氏多,耳熟能詳的家族故事也不少
          陳氏是嶺南大姓,而廣東也是陳姓大省。在廣州,說到這個大姓氏,自然要提到著名景點陳家祠。雖然陳家祠不是廣州最古老的祠堂,但卻是外觀十分雄偉大氣的祠堂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陳家祠
          廣東也是黃姓的大省。廣東黃姓名人有黃佐、黃飛鴻等。
          李姓是唐朝的國姓,人口非常多,在廣東分布也很廣。
          廣東是林姓的第二大省,僅次于福建。林姓較為集中的一個縣是揭西縣。
          張姓是我國第三大姓氏,廣東省內的張姓主要分布在潮汕、大埔、蕉嶺等地區。
          劉姓是中國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姓氏,是漢朝的國姓,是中國的一個大姓,也是廣東省的大姓。
          梁姓是粵語地區的大姓,也是典型的南方姓。
          吳姓是南方大姓,在粵語、客家、潮汕等地均有分布。
          楊姓是中國第六大姓氏,漢族人口的數量也很多。楊氏是隋朝的國姓,在廣東省各地的分布較為均勻,在潮汕、客家比例稍高。
          王姓是北方大姓,在廣東僅排第十,主要分布于山東、河南、河北、四川、安徽、陜西等地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來源:中國警察網發布的2019年“百家姓”排名,按戶籍人口數量排名如上表
          廣東姓氏繁多,氏族故事也不少。
          我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孫中山,生于廣東省香山縣(今中山市);
          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者之一的葉劍英,是廣東省梅縣人;
          踢碎“東亞病夫”牌匾的李小龍,祖籍廣東省順德……
         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名人故事,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“冷知識”。比如,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啟蒙思想家、戊戌變法的領袖之一——梁啟超原來是廣東省新會人?!
          今年1月10日,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黃旭華院士和曾慶存院士都是廣東人哦!這個必須要知道哦!
          02
          “近代廣州第一家族”是什么來頭?
          繁衍于廣州高第街的許氏家族,被譽為“近代廣州第一家族”。
          據考究,清代乾隆年間,一位名叫許永名(字穎園)的潮汕人到廣州經商謀生,此后就在廣州繁衍生息。他在高第街的中段買下幾處當時沒落人家的屋宇,打通后連成建筑群。從此人們稱這一帶為“許地”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如今的高第街
          此后200多年,高第街許地許氏家族名人輩出:
          有鴉片戰爭時期領導紳民抗英的許祥光、有魯迅的夫人許廣平、有辛亥革命元勛許崇智、有近代著名教育家許崇清……
          許氏家族經歷了輝煌與衰落,如今許氏家族人士已經四散各地,家族的興衰只留在家譜的記載里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雖然許氏家族如今早已不如當年興盛,但族譜記載了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跡,能讓后人從祖輩的歷程中一窺往昔。而家規家訓,蘊含著一個家族世代積累的處世智慧。
          古代一些顯赫家族的“祖傳家訓”,甚至可以流傳至今。例如劉邦的《手敕太子》,諸葛亮的《誡子書》、《誡外甥書》等。
          當代的家訓,沒有古代那么嚴苛,以“行為準則”的形式體現,是良好家風的表現。
          03
          這些廣東歷史名人的故事你知道多少?
          梁啟超
          前文說過,梁啟超是廣東省新會人。其祖父梁維清、父親梁寶瑛,都曾以士紳參與鄉政,在當地有一定的影響力,可謂是“名門望族”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梁啟超被公認為是清末優秀的學者,中國歷史上一位百科全書式人物。他在1924年首次提出“方志學”這一概念,著作廣涉方志學、新聞學、社會學等學科,有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、《中國歷史研究法》等高學術價值著作。
          國有史,地有志,家有譜。地方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。地方志,古稱地志、地記、圖經、方志等,是指全面、系統地記述本行政區域自然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。賡續不斷地編修地方志,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,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
          張九齡
          一位唐代著名的詩人,以一句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唱絕千古。
          張九齡,是唐代韶州曲江(今廣東省韶關市)人。他不僅是詩人,還是唐朝開元名相、政治家、文學家。
          張九齡出生于世代仕宦的家庭,當時的張家在廣東一帶頗有聲望,從張九齡的曾祖父開始,便在廣東任職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張九齡畫像
          少年張九齡才智過人、勤奮好學、能詩善文。13歲時,他寫的文章就得到了廣州刺史王方慶的夸贊:此子必能致遠。24歲的張九齡一舉中第,從此便踏上仕途。
          在張九齡當政期間,唐王朝雖處在全盛時期,卻隱伏著種種社會危機。他及早預感到了安史之亂,卻沒能成功勸諫玄宗,阻止安祿山回到藩地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黃佐
          黃佐也許名氣不如上文兩位,但他作出的貢獻卻毫不遜色。他是廣東香山(今中山市)人,以前可還是廣州城承宣街(今北京路)上的老街坊。
          紀曉嵐曾在《四庫總目提要》提及黃佐,稱其為“明人之中,學問最有根柢,文章銜華佩實,亦足以雄視一時?!贝笾乱馑际?,稱贊他為“明代學問最多的人”。
          黃佐博通經籍,在他的諸多著作中,史志書籍占比較多,在地方文獻方面貢獻尤為卓著。其中修撰的《廣東通志》(也稱“黃志”)影響很大,是廣東修志史上第二部省通志。
          它記錄著廣東省內的事跡、氣候、風俗、水利、人物、藝術文化等內容,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文學價值。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《廣東通志》掃描件,出自《廣東歷代方志集成》
          你想知道你的家族故事嗎?
          你是文化名人的后代嗎?
          點擊此處,立即了解你的家族故事!
          圖片
          騾子
          波哥
          (舉報)2022-12-07 23:38贊(0)回復#1樓
          本貼共有1個回復,點擊率868回到『湛江雜談』
          發表回復
          也可按Ctrl+Enter提交!
          回到頂部 超碰免费超碰免费人人_三级片日本免费亚洲_99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_欧美激情一区二区视频